冬季氣候寒冷,草木凋零,蟲獸藏匿,萬物生機潛伏,處于收藏狀態。祖國醫學經典著作<<黃帝內經>>提出“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”的養生原則。因此,老年人冬令時節應特別注意蓄養陰精。為此,要做好以下幾點:
一、 重視飲食調理。中醫素有“虛則補之”、“寒則溫之”之說。因此,老年人的日常膳食要注意溫補腎陽,多吃些瘦肉、禽蛋、魚類、豆類等含高蛋白質的食品;多食用牛、羊、狗肉等溫熱食物和含多種維生素的新鮮蔬菜、水果等,以防皮膚干燥,并可滋潤臟器,增進食欲,驅寒保暖。
二、講究心理衛生。冬季是閉藏的季節,許多疾病的發生、發展和惡化與人的心理狀態息息相關。因此,老年人應避免憂傷、焦慮、緊張等不良因素刺激,保持樂觀情緒,豁達開朗,精神愉快。
三、改善居室環境。冬季門窗緊閉,室內空氣干燥、污濁,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。因此,在控制室內溫度的同時,應注意室內空氣流通和溫度調節,天氣晴朗時要打開門窗通風,保持空氣新鮮、陽光充足。
四、進行體育鍛煉。冬季不可整天呆在室內,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,應堅持每天鍛煉。這對增強體質、防病保健大有裨益。鍛煉的項目、強度可因人而異,合理選擇,循序漸進,盡量多進行一些全身性的運動,如打太極拳、慢跑、做操等。
五、注意保暖。由于老年人的主要臟器老化,功能減弱,適應性差,故當寒潮襲來時,高血壓、中風的發病率增高,心血管病人容易出現心絞痛、心肌梗塞及心衰。嚴寒還是傷風感冒、支氣管炎、肺心病、肺氣腫、哮喘病的重要誘因。因此,冬季老年人的衣著要松軟、輕便、貼身、保暖。